聰明的領導人不應扮演過分操心的控制狂角色,
取而代之的是,找出如何啟動員工自發的按鈕。
充分授權,睿智的主管們將獲得更多
當全球化的情形愈加普及時,世界的局勢緊緊相依並且牽一髮而動全身。因此,組織的運作不再只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不論是組織學者抑或肩負組織成敗的領導人不約而同希望員工們能夠更加投入工作、瞭解自我對其工作或組織的價值,最終,我們希望員工必須具備絕佳的應變能力、執行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以致於能夠應付追求速度的決策環境。
管理大師彼得聖吉(Peter Senge)、哈墨爾(Gary Hamel)等人也相繼指出,領導人必須走向「充分授權」的管理方式。真正能夠發揮百分百領導力的領導人絕對不需要跟蹤在部屬身旁不斷提供「建議」,而應給予明確目標、足夠資源、適當的執行空間與建設性的回饋模式,達到充分授權。毫無疑問地,因應商業環境新生的領導模式除了需要部屬學習與適應之外,真正能夠發揮「授權」之力的關鍵在於領導者本身是否能轉換領導風格,認同從下而上的管理趨勢?
然而,「充分授權」對於專業能力數一數二的領導人而言卻是一場惡夢。他們無法相信除了「他」之外,其他人也可以將事情做好;或是除了「他」的力量之外,團隊力量也可以完成這項任務。如果缺乏對自己以外的人、事充滿信心,就難以做到民主式的授權。想一想,一向在工作中表現卓越的您,是不是也如此呢?
專業能力造就出今日高人一等的崇高地位本就無可厚非,不過,俗諺云:「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接納各階層員工廣泛的建議有助於彼此在人與事方面的熟悉與理解,更有助於建立彼此信任與開放的組織氣氛,發展員工思考與創意,試著表達自己並提供本身的貢獻。以歐洲藍圈水泥(Blue Circle Cement)發生的真實故事為例:
歐洲藍圈水泥公司曾經一段時間經營不善,連年虧損之下使公司營運發生危機。此時,執行長採取裁員的動作試圖降低成本。在裁員之前,執行長召開一場全體員工大會向所有員工宣達此事,並與員工共同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其中一位水泥車駕駛司機說道:「公司近期獲利下降主要原因並非駕駛員過多,而是我們使用的水泥車中,所搭載的油箱太大了」執行長滿臉疑惑。此時,這位駕駛司機繼續說道:「通常我們載運水泥的路程只有70到80英里,但我們的水泥車搭載的油箱卻是可跑300英里的大油箱,承載多餘的汽油卻使我們可運送的水泥相對減少,或許我們可以考慮把油箱改小,這樣可運送的水泥量就會變多。執行長接納這個建議後,為水泥車更換適當的油箱與水泥車車型,在沒有一位員工遭裁員的情況下,藍圈水泥成功降低成本,轉虧為盈。。
##CONTINUE##
「小兵立大功」這句諺語或許可用在上述故事之中,發生的情境在於領導者必須創造一個開放的空間,讓部屬們就其親身執行的工作內容提供建設性的建議與想法。但是,長久以來部屬們早已習慣被動接受領導,習於接受命令行事。已經有多位公司主管表示即使告訴員工可以全權處理任務,員工卻多半表現出不知所措、無可適從的反應,反而更令主管擔憂工作的成效。因此,授權不是讓主管無條件退出任務執行空間,也不是無上限地擴張授權範圍,作到「充分授權」是有方法的,「充分授權」也是一種藝術。當您準備嘗試時,或許可以試著對自己回答以下問題:
如果產生好的授權結果,員工可以在授權當中學習成長,成為一良性學習循環,領導者本身則獲取更多的時間與心力來處理其他層次較高的策略性議題,如願景設定或其他高重要性決策等制定。但好的授權結果須仰賴結構化的授權機制,充分準備才能做到充分授權。
CMI顧問中心提供以上的問題清單給讀者們參考,搭配教練(coach)的溝通技巧更能幫助您在與對話中產生有益的結果,使組織與組織裡的「人」變得更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